贫瘠大山里的足球童话:足球给这里的孩子展示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图为中连川小学的学生们在足球场上进行训练(4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中连川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全校共66名学生。凌晨五点五十,东方刚刚泛白,初春的早上仍带着寒气,小学的人工草坪球场上就已经响起了足球的“砰砰”声,没有起床哨,学生们无论男女都自觉跑到了球场上带球跑圈、拉伸热身,这样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场景每天都会上演,热闹的训练和围墙外寂静的大山对比鲜明。
2012年8月,经过马安武多方联系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中连川乡历史上第一支足球队成立了。艰苦的训练很快便得到了回报。2013年4月30日,中连川小学足球队来到兰州市和市里的一个小学进行了一场友谊赛,个头普遍都比城里孩子矮的中连川小队员们,用一场9:3的大胜震惊全场,中连川小学足球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扎实的基本功令在场的业内人士大加称赞。
↑图为中连川小学校长马安武(右一)在训练中给女队队员讲解比赛战术(4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走在中连川小学里,你能很明显感觉到足球带给这所乡村小学的活力与快乐:个头矮小的男孩摔倒后马上爬起来再次投入进攻;四肢纤细的女队守门员被球砸到脸上后,稍微揉揉眼睛便立刻全神贯注护卫球门;女孩儿们即使面对男生也毫不退让、寸土必争……球场边助威加油声不绝于耳,一张张稚嫩坚毅、带着汗水的脸庞,在西北高原四月的阳光下烁烁发光。
↑图为中连川小学校长马安武(左一)指导学生进行足球训练(4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马安武介绍,足球踢得好的孩子,学习成绩也都不会差,这与中连川小学“做人第一、学习第二、足球第三”的教学理念密不可分。
谈话间,球场旁一个颠球的女孩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她已经连续颠了上千个。这个12岁的女孩叫王春,“左右脚均衡、力量足、耐性好,技术全面”是马安武给王春的评价。由于学习、球技等各方面都很优异,王春曾在2016年被选往英国阿森纳和斯托克城学习交流,今年4月24日她将前往广州参加恒大的试训选拔,而王春的姐姐王妍目前正是在恒大的U16精英梯队踢球,山村里的姐妹俩踏上了一样的足球之路。
发表回复